[摘要]最近,学者黄羊山在多篇文章中对我国一些标准和规范里的旅游空间容量算法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做出了

改善。但是,其提出的“取小法”虽然能够保证了游客数不超过景点的容量限制,却没有考虑景点之间距离对容量的影响,且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难懂。文章以游客在景区中的移动行为为出发点,将景区旅游线路类比为旅游生产线,利用旅游生产线的平行移动特征,推导出在景区日开放时间内能够准入的游客批数和接待量模型。然后,利用景区内景点游览时间的最大公约数进行景点分解,按照分解后的子景点设置进入批量,从而分别给出了有游览

和无游览

的旅游高峰期的最大容量计算模型。最后实例计算表明,该策略确实可以在旅游高峰期尽量减少景点闲置提高接待量。